企业介绍
绥化市稻米香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简介 绥化市稻米香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坐落北林区水稻产业核心地带兴和朝鲜族乡勤劳村,由北林区工商业主王希文于2015年6月组建成立,注册资本2000万元,是工商资本介入北林区“开发农业、建设农村、造福家乡”的一个典型范例。公司总投资7000万元,其中5000万元用于固定资产和厂区建设投入。厂区占地面积70000平方米,其中仓储设施15000平方米,加工车间15000平方米。引进两条日本佐竹大米精深加工生产线,日加工量300吨。公司计划用2-3年时间,在河夹芯子区域建成优质绿色水稻生产加工中心板块,打造核心基地20000亩,联动辐射基地30000亩;年加工精品大米50000吨,仓储容量80000吨,交易额实现5亿元以上。 一、基地建设情况 公司通过与乡、村、民多方协商、依法运作,整乡流转兴和朝鲜族乡2.24万亩水田,合同签至2027年。公司之所以把核心生产基地确立在这里,主要在于兴和朝鲜族乡是全市唯一朝鲜民族建制乡,地处呼兰河与诺敏河冲积平原中心地带,土壤肥沃,生态优良,水稻种植历史悠久,产品品质声名远播,加之水利设施比较完善,生产技术相对成熟,周边区域已经形成水稻生产加工产业圈。公司如能充分依托基础优势,把握政策导向,就能够借势造势,更上层楼,走在水稻产业开发前沿。目前,基地建有100吨集中催芽车间1处,集中育苗基地45000平方米。在生产上,采取分片划区,按照绿色食品要求,实行品种、肥料、灭病、技术、加工、销售“六统一”。今年基地水稻产量预计实现1.3万吨。 二、生产经营机制 公司坚持“科学务实、长效推进、多方共赢”的思路,构建了“社为基础,企为龙头,企社一体、以企带社、以社联民”的“公司+合作社+农民”的运作机制。公司于2014年10月首先成立了保田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租赁农民土地、发动村民以地入社等途径,最大限度推进了耕地连片耕作,为提高农业生产规模化、组织化、集约化程度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全乡13个村民组、1055户农民已全部加入合作社生产经营体系。同时,公司与省内外有关生产、科研、制种、肥药、机械等单位加强沟通联系,建立了科技支撑、物资保障、产品回收、社会服务合作平台。2015年,企业与周边5个农业种植合作社签订了5000亩水稻收购协议。 三、今后经营方略 公司将借助国家和省市区优惠政策,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步正轨,三年大发展”的规划,以规模做大、品质调优、机制搞活、品牌叫响、引带变强为目标,以种植标准化、加工基地化、销售品牌化、监管严格化、诚信自觉化为手段,大胆创新,锐意进取,争当全市乃至全省发展绿色农业的排头兵、高效农业的领头雁和现代农业的急先锋。 1、着力打造优质型农业,通过建设一流生产基地,实现生产方向由“大路货”向“精品化”转变。一是构建板块布局,实现基地结构最优化。大力推行分片划区管理制度,形成专品种种植板块,详细备案,集中管理,专门收获、储藏和加工。二是推进内涵升级,实现基地产品生态化。真正集成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技术,提高基地建设档次,形成稳定长效生产机制。到2016年,基地绿色食品面积实现全覆盖,有机食品发展到3000亩。三是狠抓基础建设,实现基地条件设施化。企业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每年拿出一块资金用于提高基地基础建设水平,重点开展土地平整、抗旱应急工程、节水增粮等项目。 2、着力打造智慧型农业,通过发展电子信息技术,实现生产方式由“种的好”向“卖的好”转变。今后几年,企业要以智慧农业为先导,把智能设施农业、现代种业、农产品精深加工业、现代物流业以及信息业等作为发展重点,确保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始终处于全市乃至全省前列。一是建立智能管理系统。2015年,企业依托全省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项目,投资400万元,建立一处覆盖10000亩的智能化农业管理和市场营销系统。主要建设一个中心(数据展示中心)、三个系统(农业标准化管理系统、产品溯源管理系统、企业ERP办公管理系统)和一个平台(电子商务平台)。二是积极推进网络销售。综合利用互联网、大型超市、现代物流、各类展销会等平台,积极推介企业“上善道”等已注册大米品牌,扩大影响,抢占市场高点,并通过协商沟通,把北林域内小品牌大米整合到企业品牌之中,加快促成大米产品整体开进市场,进一步提升北林大米品牌竞争力。同时,进一步探索“订制农业”、“体验农业”和“休闲农业”发展,拓宽基地社会化功能。三是培育新型管理人才。积极引进专业管理和技术人才,确保企业发展高基点起步、高标准运作、高效率推进。同时,要通过开展专家技术讲座、能人现身说法、组织观摩学习、印发技术手册等方式,不断强化社员生产技能,带动提高基地生产水平。 3、着力打造服务型农业,通过提升企业发展实力,实现生产重心由“私利化”向“公众化”转变。增强企业责任,提升企业形象,为加快发展民营社会化服务组织探索新路。一是建立良种产销服务体系。今后几年,企业要在良种繁育上大做文章,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研发机制,为专品种种植和精品化开发奠定坚实基础。届时,企业可为当地和周边农民制定优惠供种措施,对资金紧张的农户实行赊销制。二是建立集中催芽服务体系。高效利用好集中催芽设备,对社内农民免费提供拌种剂,免费集中催芽。三是建立优质肥料供应体系。让利于民,苗床肥和本田肥均按成本价供应社内农户。四是建立秧苗供应服务体系。扩大集中育苗区规模,实行专品种育苗,专门化供应。基地育苗区培育的秧苗,全部按成本价供应给社员。五是建立产品销售服务体系。相应提高水稻收购价格,确保企业和社员效益双赢。六是建立技术指导服务体系。聘用技术人员常年指导基地生产,确保水稻高产稳产、优质高效。七是建立劳务用工服务体系。招聘本地和周边农民到企业工作和打工,实现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八是建立农业信息服务体系。通过智慧农业管理平台,搜集、整合农业、水利、技术、营销、品种、气象等信息资源,及时向社员和社会公布。九是建立社员生活服务体系。无偿向社员提供生活所需大米,积极投身当地美丽乡村建设,为加快打造新型农村社区贡献所及,确保社员能够享受企业发展成果。
联系我们
地 址:黑龙江省绥化市北林区兴和朝鲜族乡勤劳村
邮 编:152000
电 话:86-0455-13251651666
传 真:86-0455-8623003
联系人:王希文
职 务:
手 机:13091530020
邮 箱:daomixianggongsi@163.con
网 址:www.daomixiangnongye.con